聚丙烯酰胺(PAPM)在洗煤廢水處理中是一種高效的高分子絮凝劑,主要通過絮凝沉淀作用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(SS)和部分膠體物質(zhì)。
以下是對該技術的綜合分析:
1. 技術原理
絮凝機理:
PAM分子鏈上的活性基團(—CONH?)通過吸附煤泥顆粒表面的電荷,中和電性,形成“橋聯(lián)”作用,使微小顆粒聚集成大絮體,加速沉降。
陰離子型PAM(APAM):適用于高pH、帶負電荷的煤泥顆粒(洗煤廢水通常呈堿性)。
非離子型PAM(NPAM):適合電荷中性或弱酸性廢水。
陽離子型PAM(CPAM):少用,除非廢水中有機物含量高或帶正電荷膠體。
協(xié)同作用:
常與無機混凝劑(如PAC、聚合氯化鋁)聯(lián)用,先中和電荷,再通過PAM增強絮凝效果。
2. 關鍵技術參數(shù)
投加量:
通常為0.1~10 mg/L,需通過小試確定。過量會導致膠體再穩(wěn)定或絮體松散。
溶解與配制:
PAM需配制成0.1%~0.5%的溶液,溶解時間≥40分鐘,避免結(jié)塊。
混合條件:
快速攪拌(200~300 rpm)使藥劑分散,慢速攪拌(20~50 rpm)促進絮體生長。
3. 優(yōu)勢分析
高效沉降:可縮短沉降時間50%以上,SS去除率可達90%~95%。
污泥脫水性:形成的絮體密實,降低后續(xù)壓濾脫水的難度。
經(jīng)濟性:藥劑成本低(噸水處理成本約0.3~0.8元),適應大規(guī)模廢水處理。
環(huán)保性:PAM本身無毒,但需控制殘留單體(丙烯酰胺)含量≤0.05%。
4. 常見問題與對策
藥劑選型不當:
需通過燒杯實驗篩選類型和分子量(洗煤廢水常用分子量800萬~1200萬)。
pH影響:
APAM在pH 7~10效果最佳,酸性廢水需調(diào)節(jié)pH或改用NPAM。
溶解不完全:
需使用專用溶解設備,避免“魚眼”現(xiàn)象。
污泥反彈:
過度攪拌或投加量過大會導致絮體破碎,需優(yōu)化工藝參數(shù)。
5. 應用案例
某煤礦廢水處理廠:
水質(zhì):SS 2000~5000 mg/L,pH 8~9。
工藝:PAC(50 mg/L) + APAM(2 mg/L)。
效果:出水SS <50 mg/L,污泥含水率從98%降至75%(經(jīng)壓濾后)。
6. 未來優(yōu)化方向
復配技術:開發(fā)PAM與微生物菌劑的聯(lián)合工藝,處理COD和重金屬。
智能加藥系統(tǒng):基于濁度在線監(jiān)測動態(tài)調(diào)節(jié)投加量。
綠色改性PAM:如淀粉接枝PAM,提升可降解性。
結(jié)論
PAM在洗煤廢水處理中技術成熟、經(jīng)濟高效,但需根據(jù)水質(zhì)特性優(yōu)化藥劑選擇和操作參數(shù)。結(jié)合預處理(如篩分)和后處理(如壓濾),可構(gòu)建完整的洗煤廢水處理體系。
河南賽諾威
銷售熱線: 15713809025
售后服務: 15713809025
郵箱: 15713809025
地址:河南省鞏義市紫荊街道辦智薈城B座916
掃一掃 關注我們